时间:2025-04-08 16:03
许久,李承宗看着侍女逐渐变得惊恐的神色,率先打破沉默,声音温和道:
“我说我不是癔症犯了,你信吗?”
侍女仿佛被吓到一样,转身跑进了屋内。
没有系统,还被禁足,完蛋了啊......李承宗揉了揉脸颊,只能靠我自己,跟李世民硬刚了!
李承宗思绪刚起,便捂着脑袋喃喃道:“我在想什么啊......”
他的对手,是龙凤之姿,天日之表,文武双全,天策上将,未来的天可汗,后人称颂的唐太宗李世民!
而且,李世民的秦王府,汇集在史册中赫赫有名的一众谋臣名将。
而他自己,只是个十二岁的少年,虽然有皇太孙这一层显赫的身份,但是,他没有实权!
在没有系统的前提下,跟李世民和他的秦王府硬刚?
这跟让奔波儿灞去将唐僧师徒除掉没什么区别。
认命就是等死,我不能认命,我也有我的优势,我熟读史书.....李承宗思绪飞转。
深思熟虑过后,他觉得还是要从李渊身上着手,问题是怎么才能见到李渊,现在出不去。
忽然,他心头一动,转头看着殿内方向,自己不能出去,不代表别人不能出去,这里还有个人呢!
想到这,李承宗转身大步走入殿内。
此时,侍女正坐在屋内,默默地抹着眼泪,显然是在哀伤自己的未来,看到李承宗走向自己,哭红的眼睛一下子睁地老大,紧张道:
“殿下,你,你要干什么......”
李承宗语气温和道:“你叫什么名字?多大了?”
年轻侍女远远站着,小声说道:“奴婢徐玥,今年十六。”
李承宗又问道:“谁让你来照顾我的?”
徐玥看到此刻的李承宗表现的和正常人无异,心里松了口气,连同紧张都少了些许,说话也轻快许多,说道:
“是太子妃。”
太子妃,也就是这具身体的亲娘,郑观音。
李承宗并不意外这个回答,毕竟亲儿子患病,最担心的也就只有她了。
至于李建成,他这会正忙着跟李世民和他的秦王府争斗,即便担心儿子,此刻也顾不上了。
或许可以找太子妃帮忙,让太子妃带我去找李渊......
李承宗思绪一下子清晰起来,看向徐玥,眼下只需要准备一封信,让她送到东宫交给太子妃即可,问道:“我需要笔墨纸砚,弄得到吗?”
徐玥连忙应道:“奴婢现在去取。”
很快,一张干净的纸张摊开放在几案上。
同时出现在案几上的,还有研出墨汁的砚台和紫毫笔。
李承宗坐在软垫上,摊平干净整洁的纸张,刚刚提起笔,手又顿住了。
写信不难,难的是怎么让太子妃知道,信是他写的。
他只有原主的记忆,但是,不知道原主平日里写的是什么字体。
若是太子妃看到信中的字迹,不是她儿子的笔迹,肯定会怀疑是徐玥冒名写的,给徐玥两巴掌都是轻的,就怕将她关起来,或是直接杖杀,那他最后的生机也没了。
不能通过太子妃这条线,见到李渊,我还能找谁......李承宗思索起来。
好在他穿越前,一直做着图书管理员的工作,平日里一直与书籍打交道,再加上他酷爱史书,所以熟知历史,使他立即想到另外一个能够帮他见到李渊的人。
是生是死,就看他了,李承宗不再犹豫,当即在纸上写了起来。
徐玥看着聚精会神写着字的李承宗,暗暗想着,太孙殿下的癔症并不是一直持续,而是阶段性的,一会不正常,一会又变得正常。
殿下正常时候是可以交流的,癔症好像也没有那么可怕.....徐玥继续观察着他。
不得不说,皇太孙虽然少年,却生的仪表堂堂,大眼浓眉,唇方口正,很是耐眼好看,当然,是正常情况下.....
而此时,李承宗低头写着文字,同时说道:
“我不能出去,但是你可以。”
“你帮我送一封信。”
徐玥闻言,回过神,摇了摇头,提醒道:
“殿下,现在宫中都知道你患病的事,你写的东西,恐怕不会有人相信。”
李承宗抬头看了她一眼,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,说道:
“别人不好说,但是这个人,他一定会信。”
说完,李承宗写好最后一行字,自己看着纸上的字迹,确定语句通顺,轻轻吹了吹,等到墨迹干涸,交给徐玥说道:
“你去中书省,找担任中书令的密国公封德彝,把这封信,交给他。”
徐玥犹豫了几秒,最终还是接过信,她也希望能够离开这里。
事关自己的命运,徐玥不敢耽搁,当即起身说道:“奴婢这就去。”
李承宗见她如此听话,心中很是满意,提醒道:“记住,一定要亲手交到封德彝手上,除了他以外的任何人,都不能看这封信!”
“好的殿下!”
徐玥应了一声,小心翼翼收好纸张,快步离开。
站在圆形门处的两个膀大腰圆的皇宫侍卫,看了她一眼。
当今天子降下的旨意,是不许皇太孙离开这里,并没有说他身边的宫女不能离开。
所以,两名侍卫当即对她放行。
皇城,在太极宫外,是三省六部十二司各司署衙坐落之地,文武百官都在此当职。
徐玥来到皇城,一路边走边问,终于来到中书省外。
看到徐玥走来,站在门口当职的中书省中年属吏当即走过去拦住她,质问道:
“你是什么人?”
徐玥张了张口,想说皇太孙让她来送信,话到嘴边又发现不妥。
皇太孙患有癔症,他说的话,恐怕不会有人相信。
在对方盯视下,徐玥急中生智说道:
“太子殿下让我过来,将一物交给封公。”
听到“太子殿下”四个字,中年属吏不敢耽搁,当即领着她,走进了中书省。
来到中书令办公的堂外,徐玥远远看到堂内的软垫上坐着一位年近六十的老者。
那名老者留着长须,长须已经花白,和他的头发一样。
他头戴乌纱帽,身上穿着一件紫色官袍。
紫袍,是身份的象征。
除了亲王国公,朝中只有官居三品以上者,才可以穿紫袍。
坐在堂中的老者,正是李承宗口中的担任中书令的密国公封德彝。
此时,封德彝正在低头写着公文,听到堂外响起脚步声,抬头望去,声音低沉道:“何事?”
中年属吏赶忙行礼,说道:“封公,这个宫女说,有你的信。”
封德彝目光挪移到了徐玥身上,“谁写的信?”
徐玥连忙道:“好叫封公知晓,是太子殿下的信,太子殿下说,要我将信亲手交给你。”
封德彝闻言,微微颔首,说道:“拿来,给老夫看看。”
徐玥当即走入堂内,从腰间取出纸张,放在了封德彝面前的案几上。
封德彝看了一眼案几上被折叠过两次的纸张,并没有伸手去拿,而是看向中年书属吏,指了指徐玥,说道:“将她拿下!”
中年属吏当即走进来,一手抓住徐玥的手腕,一手按住她的肩膀。
徐玥脸色大变,一下子慌张起来,怎么会这样......
就在此时,封德彝的苍老声音传了过来:
“武德三年,老夫随秦王殿下东征洛阳王世充,参谋军事。”
“武德四年,秦王殿下平定洛阳,老夫因功授封平原县公,兼任天策府司马之职。”
封德彝起身走到徐玥身边,哂笑道:“朝堂之上,谁不知道,老夫是秦王府的人。”
“太子殿下怎可能会给老夫写信,还派一个宫女如此明目张胆的送信过来。”
说完,封德彝眸光一冷,说道:“老实交代,到底是谁写的这信,又是谁叫你送来这里?”
徐玥顿时面如土色,没想到急中生智的话,结果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,只得如实道:“是皇太孙殿下写的信。”
封德彝闻言皱起了眉头。
一旁奉命按住徐玥的中年属吏嗤笑道:
“众所周知,皇太孙殿下得了癔症,他怎会写信?”
徐玥解释道:“真是皇太孙殿下写的,我是皇太孙殿下身边的侍女徐玥,你们可以去查!”
“皇太孙殿下说,要我亲手将信交给封公,殿下还再三叮嘱,除了封公,任何人都不得看信上的内容!”
中年属吏再次嗤笑了一声,信她不了一点,转头望向封德彝,说道:“封公,她不说实话。”
封德彝眯起眼眸,看着脸色发白的徐玥,说道:
“你一个东宫宫女,假借太子名义,给老夫送信,已是犯了大罪,若是老夫将此事奏上去,你难逃一死!”
“最后再问你一遍,想活命,就跟老夫说实话!”
徐玥嘴唇发颤道:“真是皇太孙殿下.......”
封德彝没有听到想要的回应,露出失望之色,摆了摆手,对着中年属吏说道:“送秦王府。”
中年属吏应声道:“是!”
“封公,封公!我真是皇太孙殿下派来的,你不信的话,可以去见一见皇太孙,他能证明!”
徐玥一边挣扎着,一边大叫着。
然而,堂中的封德彝,对她的叫喊置若罔闻,神色淡然的坐回到软垫上,拿起公文,重新看了起来。
这时,他的眼角余光,瞥见了案几上的那封信,沉吟两秒,放下公文,将信拿起,打开一看。
只是看了一眼,封德彝瞬间感觉浑身的血都凉了。
只见信中写道:‘封公曾兼任天策府司马,本该一心向着秦王,但我听说,我皇爷爷曾告诉过你,他想改立秦王为皇太子,是你力谏我皇爷爷,不可改立秦王为皇太子。你心怀二主,阴持两端,不知秦王知晓此事,将是何种态度,封公,你也不想你的丑事被我公之于众吧?’
小说《大唐:家父李建成?我选黄袍加身》 第2章 试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