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第十七章 “大人,你真是个天才!”
楚风拿了皇帝的圣旨,便离开了皇宫,准备酿造美酒事宜。
他回到府中,拉出系统,兑换了蒸馏美酒的法子。
这里的酿酒工艺还是十分的传统,总要经过许多繁杂的工序,才能未完成,现在距离论才大会召开仅有半个多月,这法子自然是行不通,不过蒸馏法就不一样了,若是量产,这几日便足够了。
楚风将蒸馏法带到工部尚书面前,并告诉了自己的想法。
工部尚书张清源一脸没见过世面的样子。
『楚大人这是哪里弄来的法子,我们工部的酒坊从未用过此法!』
『张大人只管照做就是,经此法酿造出来的美酒必然不同凡响,绝不亚于你工部酒坊之前的美酒。』
工部的其他人也纷纷上前,看看这蒸馏法有何稀奇?
『妙哉!妙哉!』良酝署署令杜淳惊呼!
『下官酿酒数十载,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的酿酒之法!此法一出,酿酒的时间不仅大大缩减,酒的纯度也会有所提升,我大乾的酒业便有名满天下的一天了!』
楚风见此人对酒颇具研究,谈吐不凡。
『想必这位就是良酝署署令杜大人了!』
『杜淳见过大人!下官不才,不知可否把这蒸馏之法交由下官,下官必将此法实践出来。』
『好!既然杜大人如此自信,便交由杜大人去办,还请杜大人多费心!』
『谢大人信任。』
想来杜淳是个爱酒之人,此事交给他,也是让人放心。
七日之后,这杜淳果然不负所托,亲自将用蒸馏法酿出的美酒带到楚府,请楚风品鉴。
『大人,昨日您将蒸馏法交给下官之后,下官立马回到酒坊开始实验,虽然前两次失败了,但这一次十分成功,特来将成品带来给大人验收!』杜署令,言语之中满是欣喜。
楚风刚倒出一杯来,便酒香四溢,喝下肚去,更是余香萦绕,沁人心脾。
『好!太好了!杜大人果然功力不俗,把这酒酿的如此香醇,传令下去,立刻量产!』
楚风高兴之余又喝了一杯。
可是杜署令听了楚风的话却好像有些疑虑。
『杜大人可是有什么难处?』楚风问道。
『楚大人有所不知,我虽是良酝署的署令,可署中酿酒之人不过五十余人,现在距离论才大会只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,就算是我们全署的人都上阵,也不过几百坛,大人若是想将此酒推广开来,恐怕得多找些人手。』
『原来是这事儿啊?杜大人不必担忧,五十人足以。』楚风微微一笑,『还请杜大人带我前去良酝署。』
杜署令还是将信将疑。
楚风来到良酝署,杜署令给楚风介绍了良酝署的相关情况。
『参见杜署令,这位大人是?』良酝署署丞杨滔问道。
『这位是楚风楚大人。』
『原来是楚大人,就是您研制的蒸馏法?下官真是佩服之至,今日有幸得见,深感荣幸。』
『署丞大人不必客气,说正事吧。』
杨署丞退下,杜署令继续介绍。
『良酝署署令一人,署丞四人,掌酿四十八人。每个署丞手下各十二人,分管酿酒事务。』
『杨署丞,我且来问你,我给你的蒸馏法一共多少道工序?』
『嗯......原料处理,润料,蒸料,冷却,配曲,发酵,蒸馏,一共七道工序。』
『那你说,如果将这七道工序分派给一个人,形成一条流水线可好?』
『流水线?』
『是,流水线。你们全署的人一齐上阵,能够形成七条流水线,论才大会到来之际,必能产出上千坛美酒,足够供应之需了。』
『大人,你真是个天才!』杜署令毫不吝啬的夸奖道。
楚风与他四目相对,哈哈大笑起来!
这制作蒸馏美酒之事算是安排妥当了。
接下来就看如何营销了。
楚风一个人正坐于书房,在系统里寻找关于营销的方法。
有了!饥饿营销,就是它了!
楚风立刻赶往工部。
『张尚书!张尚书!』
『下官在,楚大人有何吩咐?』
『我这里有一份传单,你立刻差人批量印刷,先印他个十万张,然后送到我府上。』
楚风说完就要走。
『大人,不知这是何物?』
张清源一句话把他拉了回来。
『这乃是我大乾致富的关键,莫不可出差错,要不然拿你是问!』
『下官定当尽心尽力,不敢怠慢。』
张清源被楚风这么一吓唬,倒是麻溜的很,第三日就将十万份传单送到了楚府。
『林指挥使!』
『属下在!』
『还劳烦你带上一些锦衣卫,将这些传单分派给百姓手中,尤其是一些外地的商人。切记穿便衣。』
『是,属下这就去!』
『管家!管家!』
『来了,老爷。』
『你去把咱们府中的丫鬟们都叫过来。』
『是,老爷。』
不一会儿,管家就将府中所有的丫鬟找了过来。
『不知道老爷有何吩咐?』说话的这位正是当日剿灭叛军留下的,进入楚府之后,楚风给她起了一个新的名字,名叫楚楚。
『楚楚啊!我怎么把你给忘了,明天正好就你带着她们做。』
『还不知老爷所说何事?』
『我呀,要叫你们一套动作,还有一句词,到时候你们边跳边把它唱出来!』
丫鬟们面面相觑,不知道这楚风又搞什么花样。
『来,跟着我做,摆手,踢腿,转圈......』
楚风真是为了饥饿营销无所不用其极,这套动作做下来,众人都害羞极了。
楚风才不管她们呢,『还有一句词儿啊!』
『大乾土豆就是好,大乾纸张真是妙,要想好货一定到,我们楚府给您挑!』
扑哧一声,楚楚便笑出声来,这楚大人也真是天马行空!
『一共就四句话,很容易就记住了,好了就照我叫你们的练,咱们明天就到楚府门口宣传去!』
『啊?奴婢还是黄花大闺女呢,这么上街招摇,还怎么嫁人啊?』一个丫鬟不愿意。
『就是啊!楚大人,您开开恩,饶了我们吧!』
众人都附和着。
『只要你们肯跳,每个时辰我给你们每人一两黄金!』楚风拿出了杀手锏,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,就不信她们不动心。
『一两黄金!』
『真的,假的?』
......
丫鬟们立刻窃窃私语起来。
楚楚看出来楚风对这件事很上心,必然是十分重要。
『既然老爷都这么说了,楚楚愿意带头。』
『好!』还是楚楚识时务,楚风立马差人拿上来一两黄金,赏给楚楚。
众人见楚风说话算话,纷纷答应。
这下好了,有一件事儿解决了!
第二日,虽然丫鬟们还是扭扭捏捏,但有总比没有好,传单也已分派下去。
七天之后,果真有不少商贩和百姓前来楚府询问土豆和纸张之事。
楚风还特地叫来了户部尚书尉迟幕,记录有意购买的百姓和愿意与大乾合作的商贩。但现在还不到售卖的时候。
他让尉迟幕记录下每人的订购量和住址,并许下诺言,只要交付一定的定金,等到土豆丰收。纸张制作完成之时,便第一时间通知他们。
众人纷纷交付订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