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早安大明

第951章  你等就是一群废物

早安大明 迪巴拉爵士 7282 2025-04-12 12:24

  

  

距离南京百余里的官道上,千余骑正在赶路。

  春风吹拂,路旁的枝叶轻轻摇摆。和北方不同,南方的树上嫩芽已经很明显了,鸟儿正在枝头好奇的看着这些骑兵,叽叽喳喳叫个不停。

  “北方的鸟儿也勤快。”

  孙重楼一脸百无聊赖,不时回头看看。

  蒋庆之此行不但带来了虎贲左卫,在京师闲得蛋疼的广西狼兵也被他拉来了。

  不过蒋庆之率领骑兵先行出发,步卒和狼兵们被拉在了后面。

  “小子,看什么呢?”徐渭笑吟吟的道。

  “等花颜。”孙重楼说道。

  “别等了,那女人太野,你降服不住。”徐渭得意洋洋的道:“找女人就得找能持家的。”

  “老徐,那个女人可是用刀好手。”孙重楼好事,曾悄然去菜场看过杨招娣,对杨招娣的刀法大为赞赏。

  “刀法再好,也得听我的不是。”徐渭越发自得了。

  “可我怎么听说,每次都是你主动凑上去?”孙重楼说。

  “女人难道还能主动?”徐渭呵呵一笑。

  在这个时代,主动的女人会被看轻。

  “嗯!也是。”孙重楼点头,“不过,少爷曾说,对女人太过殷勤的男人叫做什么来着……小波,小波!”

  “石头!”西方首席顾问过来,“请叫我顾问大人。”

  “小波,少爷说对女人太过殷勤的男人叫做什么?”孙重楼问。

  “舔狗!”

  ……

  此次蒋庆之南下,一路迅疾如风,让沿途那些人想通风报信都难。

  “伯爷可是想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?”颜旭跟在蒋庆之身侧问道。

  春风从耳畔急速掠过,带来了熟悉的气息,让蒋庆之想到了苏州府。

  “就是一次拉练。”

  蒋庆之想到了苏州府的小桥流水,想到了吴侬软语。

  说实话,若是说安居,南方真的好过北方。气候是一回事,环境是另一回事。

  颜旭一怔,这时陈堡凑过来,低声道:“在伯爷眼中,那些人哪里配。”

  颜旭点头,“是了,与其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,不如先声夺人。人未至,威势先至。”

  陈堡搓搓脸,“娘的,南方的风也比京师的温柔,听闻秦淮河的女子更为温柔,也不知此次能否去见识一番。”

  “伯爷文采风流,若是愿意去一趟秦淮河,那些名妓岂不趋之若鹜?”陈集来了,陈堡问:“这几日你神出鬼没的,去了何处?”

  “不该打听的别打听,都是老人了,这点规矩还不懂?”陈集说。

  “娘的,老子难道是奸细?”陈堡骂道。

  南下之前,陈堡的祖父曾说过,南方士大夫们不会低头,也就是说,此次南下弄不好真的要见血。

  大明内部的事儿,能不见血最好……这是祖父说的,当时他面色凝重,说:“此行一旦在南方动了刀枪,天下哗然。老夫最担心的是,从此南方会视北方为敌人。那样的大明……危矣!”

  人心一旦散了,再想收拢就难了。

  陈堡看了一眼前方的蒋庆之,想建言,但又觉得蒋庆之定然明白这些。

  陈集策马到了蒋庆之身侧,说:“伯爷,夜不收打探到了消息,松江府那边,地头蛇们频繁聚会,气势汹汹,说若是朝中逼迫,那便是官逼民反。”

  “官逼民反?”蒋庆之笑了笑,眼底的煞气让陈集打个寒颤,“另外,徐家人来人往,当地士绅官员频繁上门拜访。”

  “徐璠此人在当地名声如何?”

  “说是聪明绝顶,乐善好施。每年冬季都会施粥舍药。”

  “一边贪婪兼并田地,收纳人口,一边施粥舍药换取好名声。这是他们惯用的手法。”

  京师权贵也是如此。

  “松江知府陈连每日亲自过问案情,不过……一无所获。”

  “门子和厨子可有情弊?”

  门子和厨子是此案中最显眼的存在,当初正是他们不告而别,让谢勇等人遇袭。

  “据闻拷打过,但并未找到证据。”

  “陈连此人如何?”蒋庆之出发前去了吏部,寻老熊问陈连的情况。熊浃翻开小本本,琢磨了一番,说:“中规中矩。”

  中规中矩,也就是平庸之辈。

  至于性情,熊浃和他说了实话:“南方官员由南京吏部考察,随后递送京师。南京吏部的考察好话居多,可你也知晓,官官相护是惯例,南方更是如此。故而……”

  熊浃用毛笔在关于陈连的考察报告上画了一笔,“屁用没用!你若是信了这个,只会被误导。”

  熊浃在暗示蒋庆之,南方官场是一滩浑水,京师百官,包括帝王和宰辅都不了解。

  所以,你这次去是一次遭遇战。

  “南京那边如何?”蒋庆之问道。

  “南京那边,魏国公徐承宗为人谨慎,一直没见动作。南京六部中,刑部被推出来主管此事,不过刑部派人下去后,一无所获。”

  “也就是说,整个南方对这个案子都束手无策?”

  “是。”陈集说。

  “民间舆论如何?”蒋庆之眯着眼问道。

  “民间把此事当做是茶余饭后的谈资,各种猜测颇为离谱,最多的一种说法,户部官吏在松江府横行,当地百姓忍无可忍,有义民出手,一把火烧死了户部官吏。市井百姓大多觉着很是解气。”

  “义民,解气……”

  数十年后的事儿提前发生了。一切都没变,包括舆论。

  徐渭说:“南方是他们的天下,当初在家乡时,当地士林提及京师,大多鄙夷不屑。正如伯爷所说,南北隔阂从南北榜开始便不断在蕴集。从官场到民间,对北方,对宰辅,乃至于对陛下,都颇为不满。”

  这是个巨大的坑,一直到大明覆灭都没人去填埋。

  “伯爷,此事很难。”徐渭意味深长的道。“积重难返呐!”

  一路疾驰,当看到南京城时,蒋庆之也看到了出迎的人。

  陈集跟着,低声给蒋庆之介绍那些人。

  “那是魏国公,那是兵部林志安,那是礼部王惠……”

  就在他介绍时,一人单独上前,却是个宦官。

  “那是守备太监汪岩。”陈集介绍完毕,退到了后面。

  蒋庆之下马。

  汪岩过来,拱手道:“当初咱回京曾见过长威伯一面,不过彼时长威伯与陛下在一起,咱也不好过去打招呼,今日一见,长威伯更添威严…………”

  “汪太监。”蒋庆之颔首。如今他位高权重,和这等内侍打交道大可不必太过亲近。

  按夏言的说法:此辈亲近时能让你觉得如沐春风,无微不至。但一句话不对就能翻脸,随后报复的手段令你防不胜防。

  远近都不好,最好的法子是不远不近。

  汪岩见蒋庆之神色淡然,心中有些悻悻然,但此次惨剧发生后,他作为守备太监也有责任。他早早就上了请罪奏疏,但宫中一直没有回应,让汪岩颇为忐忑。

  汪岩一边和蒋庆之说话,一边看着后面,他在找人,找内侍。

  若是有内侍跟着蒋庆之南下,那定然是用来更换他的。

  没有!

  汪岩松了一口气,觉得逃过一劫。

  于是姿态就高了些,“此事咱令人去松江打探到了不少消息,回头一起饮酒……”

  咱们私下谈。

  蒋庆之看了他一眼,“不必了。”

  你这啥意思?

  汪岩觉得自己给了蒋庆之面子,可这厮竟然回了自己一巴掌。

  换个人会觉得蒋庆之拒绝自己多半是因为恼火此事。作为新政执掌者,户部官吏在南方的遭遇让蒋庆之怒不可遏。且惨剧发生后,在南方将会卷起一股反对新政的风潮。

  蒋庆之此刻哪有心思喝什么酒!

  可在汪岩眼中,蒋庆之是在羞辱自己。

  “长威伯!”

  汪岩走到侧面,徐承宗带着六部尚书上前,看着神色凝重,仿佛死了爹娘般的。

  “魏国公。”蒋庆之颔首,依旧是神色淡漠。

  呃!

  汪岩一怔,这才知晓,原来蒋庆之针对的不是自己。

  这厮,他针对的是整个南京官场。

  这胆色!

  蒋庆之和这些人寒暄几句,随即进城。

  进城时,蒋庆之看了城门处的军士们一眼,发现都是身材魁梧,相貌堂堂。

  蒋庆之用马鞭指指那些军士,“谁弄的人样子?”

  人样子一词来自于前宋。

  前宋孱弱,缺什么就喜欢补什么,大宋官家便从禁军中挑选身材魁梧、相貌堂堂的将士入值宫中。这些将士甲衣鲜明,辅以外表,看着颇为威武。

  但时日长了,外界都知晓这些将士多是花架子。

  也就是人样子……看着人模狗样,实则不堪一击!

  汪岩乐了,说:“这是兵部弄的吧?咱就说了,在长威伯这等用兵大家面前玩这个,这不是班门弄斧吗?嗬嗬嗬!”

  林志安面色难看,“是本官。”

  他自承此事,光棍打九九,不打加一。蒋庆之也该消停了。

  可蒋庆之却冷冷的道:“松江惨案至今毫无头绪,南京六部的心思用在哪了?”

  呯!

  这话就像是一巴掌,从魏国公徐承宗开始打起,每个人都未能幸免。

  在此之前,这些人商议多次,都觉得蒋庆之要想打开局面,必然会倚仗南京诸位大佬。

  所以,他们有恃无恐。

  但!

  蒋庆之用这一巴掌告诉他们。

  你等就是一群废物!

上一章 | 下一章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