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其他 秦时明月之政

第六百九十二章 信仰(下)

秦时明月之政 想吃就吃牛肉 5669 2025-04-12 12:31

  

  

文治教化,分为道德思想、文化信仰。信仰之重要,丝毫不亚于文治文化,信仰本身就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。

  如今天下一统,却不过是流于表面,民风习俗等不同之处,数不胜数。目前的普世价值都未大致一统,谈何真正天下一统?

  车同轨、书同文、行同伦、地同域、量同衡、币同制,这些还不够。

  更为关键的,是文化的统一,核心在于构建大秦专属的普世价值与文化信仰。唯有如此,方能真正铸就一个强大且统一、万众齐心协力的文明,才能真正将神州大地紧密融合为一个整体。

  文治教化嬴政做的已经够多了,但是在当下,能够覆盖的人群依旧是少数,这些是中坚力量。

  但是并不意味着占据绝大多数人口的底层不重要,统治治的就是他们,如何稳定统治,这是最重要的事情。

  而这只能依靠信仰。

  对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底层民众讲大道理,无疑如同对牛弹琴,太过荒谬。但你要是谈地狱遭罪、轮回受苦,还有上天享福,或者下辈子做达官显贵,那这就效果显著了。

  信仰是最犀利的武器,嬴政当然会好好利用,这就是为什么嬴政把阴间体系详细的搞了出来,因为太重要了。

  不止如此,还有祖先崇拜、仁人志士、先贤圣人,也都融入了新的体系。

  而且私货加的极多。

  就像凭什么四帝是四帝,当然是因为四帝都是伏羲太昊同女娲娘娘的直系血脉!

  还有就是什么样的人入什么样的轮回,当然是忠臣孝子,忠君立功才能上天,才能转世富贵,那些不忠不孝的通通下地狱受大苦、遭大罪。

  不要小瞧十八层地狱的威慑力,世人畏威不畏德,只要人信了这个,那么道德体系的建设会真的如有神助,对于道德建设和社会稳定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,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。

  嬴政把十八层地狱描绘的极其可怖,保证没人想下地狱。同样作为反差,又把天界描述的无限好。对于人来说无非利弊二字,利和弊如此清楚,差距如此之大,不怕人不会选。

  嬴政编撰的这些内容,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体系,从顶层到底层,各个环节都完全说得通。并且还封了神,把各地的本土神灵,影响力比较大的,全编到了五帝旗下,并且各自清晰划分了神职,这也是为了各地百姓更容易接受。

  无论什么神仙菩萨,最重要的就是要接地气,求神拜佛,求神拜佛,每个人的诉求是不一样的,要让他们知道该怎么求,去求谁,这一点也是极为重要。

  嬴政还在这套体系里面融入了祖先崇拜的逻辑,和六道轮回结合了起来。

  那就是有大功德于众生者,会被上天封为神,庇护苍生,福绵子孙。

  没有功德也不怕,那就是转世为人,但是转世之后的福德,是要靠后世子孙的,子孙积福,先祖也会过得更好。

  先祖若是过得更好,同样积德行善,那么福德也会荫绵子孙,正循环!

  自己积德也会有福报。祖先、自己、家人、子孙后代都有。

  这一条也是为了教导众生向善,因为与人为善,也许这个人就是前世的亲人先祖。

  对于怎么祭祀祖先也有着详细的说明,时间和方式等。

  另外,在阴间同样设有官职。那些有功德之人,即便不能在天上为官,也可在地下任职。

  多做好事,积德行善,不只是为了先祖,同样也是为了来生过得更好,哪怕同样是轮回成人,轮回成一个乞丐,和轮回成皇室天潢贵胄,那能一样吗?

  功德报应这个体系,结合六道轮回,这太完善了,神神鬼鬼这一套完善的体系,绝对给人拿捏的死死的。

  很多事很多人生前不怕,难道死后还不怕吗?难道下辈子还不怕吗?

  别说在当下这个时代,再过两千年照样有人信。

  这一整套涵盖天地人的体系,可以说拿捏住了所有人的需求,反正无论是什么人,什么需求都能满足。历史已经证明了推广这一套是极其容易推广的。

  对死亡和虚无的畏惧是所有生灵的本能,没有人想死,也没有人死后想着就成了彻彻底底的黄土一堆,当然更没人想着死了遭大罪,或者下辈子做畜生。

  现在就是给了所有人一个积极积德行善的希望,给了一个未来的希望。

  而且这一套体系鼓励行善,打击行恶,是有其积极性的。

  哪怕是对于王公贵族而言,这一套同样有着积极意义。若是下辈子还想继续享受这般富贵荣华,那就也得多做善事,并且做得越多越好。要是积累的善事足够多,说不定就能成为天人,甚至被封为神灵。

  不过嬴政没做的那么过分,没说捐钱给神就能彻底免除罪恶,只能多做好事才能抵消罪恶,而且一分的恶,要用十分的善去抵。

  但也不是说捐钱没用,无论是捐钱做善事,还是捐钱给官府,亦或是捐钱给庙宇为神灵塑像供奉,也都能加福报,加功德。

  这个捐钱主要是看心意,按比例,并不是按绝对数量。只是捐钱,不做善事,加的福报是不能完全抵消罪恶的。

  还是要多做善事,好事。这最大的善就是忠君报国,为君为国!为君主,为大义,为苍生。

  嬴政搞得这一套,还有一点就是为了封神做准备。

  嬴政要把古之先贤全给封神了,并且都在五帝之下,各自都给上具体的神职。

  免得后世有人为了限制皇权,又搞出什么‘圣教’。同样,封神也可收买人心。

  嬴政做事一向最喜欢的就是完善,不只是搞出了体系,规矩更重要!

  怎么祭拜诸神?各自什么规格?等级、规范、仪式、动作、场所、时间等仪轨尽皆齐全,是彻底掌握了一切最终解释权。

  这套神道体系,简单包容,回应人类各项需求,有着普世性教义,再加上朝廷的高效组织,还有灵活适应,不怕推广不开。

  这就是对文化的彻彻底底的改造升级,文化、信仰,各个阶层一把抓!

  现在,就等新年祭天了。

  等老演员配合!

  秦始皇元年,新纪元祭祀天地。

  有史以来,规模最大的一次祭祀天地开始了。

  这是新纪元,新世界,大秦始皇帝,天子嬴政,祭祀上天。

  远比上一次祭天更加隆重。

  文武百官、诸多显贵、包括十五以上皇子、诸多百姓,京畿周边贤老百姓,尽皆陪同。

  渭水河畔波浪滔滔,九鼎之中烈焰熊熊,嬴政腰佩传国玉玺,手扶宝剑御极万方。

  行过一系列庄重肃穆的祭祀之礼后,嬴政在万众瞩目下,高站祭天台,说出了皇帝第一次的祭天之言:

  “皇天在上,秦始皇帝,小子政,昭告上帝:朕受命于天,秉承天命,克继大统,奄有四海。”

  “昔者轩辕逐蚩尤,尧舜抚恤民,大禹治河水,文王演周易,武王定乾坤。”

  “自周室衰微,诸侯纷争,战火燎原,生灵涂炭。朕承累世之基,上天庇佑,以仁德而御宇内,为德义而治天下。今,合韩、平赵、灭燕、破魏、并齐、融楚、降胡、安夷,终使六合再复一统,天下太平。非逞兵戈之威,实乃承天地之仁,为万世之太平。”

  “今合秦之土,车同轨,书同文,行同伦,币同制,法同规,度量衡齐整,四海同风,华夏气象一新。”

  “朕嗣轩辕之苗裔,承颛顼之精魂,抚九域之黎元,绍三皇之绝业,此生所愿,唯有天下太平,亿万黎庶安居乐业。”

  “皇天后土,日月昭昭,若朕不勤政爱民,天地可鉴其惰;山川煌煌,江河滔滔,若朕不崇德尚贤,鬼神当谴其辜!”

  “朕既为天下主,当永保社稷安康,庇佑万民熙宁。愿皇天鉴察,赐大秦以洪福,祚运绵延,国祚恒昌。使边患永息,仓廪盈实,万民乐业,教化广布。”

  “朕决当勤勉不怠,以法为纲,整饬吏治;以仁为纪,教化万民;以德为道,兴利除弊。”

  “皇天在上厚土为证,卫我大秦,护我社稷。朕以大秦始皇帝之名在此立誓,朕在,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,定我大秦万世太平之基;朕亡,则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,万世长存!”

  嬴政说罢,将祭天大玉圭丢入渭水。

  刹那间河水掀起惊涛骇浪,汹涌的水汽迅速弥漫,覆盖了两岸。

  渭渊君嬴黧冲天而起,又一次出现在了世人面前。

  这一次,所有人的脸上再也没有了惊惶之色,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荣幸和欣喜。

  而更令人称奇的是,这一次黑龙不止是先冲着祭天台上的嬴政拜了三拜,动作极为虔诚,随后又飞向祭天台下的百官。

  他在空中盘旋了一圈后,缓缓落在站在第一排边上的念端面前,对着念端也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,众人见状,纷纷面露惊讶。

上一章 | 下一章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